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日本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以及日本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是什么?
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是德国海因克尔公司生产的Me262A型飞机。该机上世纪40年代初研制,原型机Me262V-1于1941年4月18日试飞成功。实现了世界上飞机由活塞式发动机向喷气发动机的跃进,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真正的喷气动力飞行。实际上它是战斗轰炸机。
Me262A喷气式战斗轰炸机,装配有109-004A型涡轮喷气发动机,静推力为840千克,最大速度为扮谈拆840千米/小时,载荷量最大时航程为1050千米,爬升率6~8分钟内能爬至6000米,升限12000米,该机装有4门30毫米航炮,24枚R4M50毫米火箭弹,2枚500千克的炸弹,还装有与这些军械配套使用的E2-42陀螺射击瞄准具。
1944年7月25日Me262A涡轮喷厅枣气战斗轰炸机同英国空军的活塞式战斗机遭遇。这是世界上喷气式战斗机首次在作战中使用。
此后,其他国家也相继开始研制喷气战斗机。如1942年,美国生产出了W2B离心压气机式喷气发动机,装于XP-59飞机上侍冲,实现了美国涡轮喷气动力飞机的首次飞行。
[img]新中国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是什么时期试制成功的
1958年7月26日 ,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的喷气式飞机——乱咐“歼教一”首飞成功。哗渣纯
1956年,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在沈阳112厂成立。“歼教一”的设计几乎是白手起家,“歼教一”打样设计后,经过制造全尺寸木梁如质样机、发图、试制。1958年7月24,“歼教一”出厂,被送到试飞站。7月26日,“歼教一”试飞,试飞员由于振武(1994年曾担任空军司令员)担任。首飞成功!
“歼教一”从1956年10月开始设计到1958年7月首飞成功,只用了一年零九个月时间。“歼教一”经历了从型号设计到试飞的全过程。开创了喷气式时代中国人自行设计飞机的历史。
世界上第一款喷气式战斗机是?
世界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是由德国科学家冯•奥亨于1939年研制出的He-178型飞机。最早投入源誉岁批量生产并被部队采用的喷气式战斗机是英国的“流星”式战斗机和德国的梅塞施密特Me-262型战斗机。Me-262的速度比当时所有活塞式战斗机都要快。1943年,希特勒观看了这种飞机表演后说:“我们总算有了可以用于闪电作战的轰炸机了虚塌!”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希特勒坚决雹睁不同意将它作为战斗机使用。直到1944年秋天,纳粹战败在即,Me-262才作为战斗机投入使用。Me-262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但它却不能挽回大势已去的纳粹败局。
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叫什么名字
1956年9月8日,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种喷气式歼击机歼-5,即米格-17Ф型,随后获批准批量生产。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飞机的国家之一。
歼-5由沈飞工业公司研制,是单座单发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歼-5是仿制返滚顷苏联的米格-17Ф(米格-17F)歼击机,米格-17F型51年9月首飞,52年底开始大量生产。首飞的试飞员是吴克明,当时歼-5被称为56式,直到1964年才改称歼-5。
试制工作从1954年10月开始,1956年7月19日原型机首次试飞成功,并使用苏制零件装配了13架歼-5。1956年7月13日,全部用自制零件组装的第一架歼-5完成总装。至当年9月15日,制造出4架国产型歼-5飞机。这4架飞机参加了1956年国庆大典。至1959年下半年停产,共生产歼-5F飞机767架,有力地支援了人民空军建设。歼-5采用单座、单发、机头进气、后掠式中单翼布局。后掠式中单翼的后掠角是45°,为双梁结构。机翼内侧有角度可控的后退式襟翼。副翼偏转角范围为±18°。起落架舱在机翼根部,主起落架收在机翼的两个舱内。全金属半硬壳式构造机身是圆形截面的流线漏陆体,备慎机头进气。机身后部装有可操纵的减速板。垂直尾翼分成上下两段,下段固定在后机身的承力斜框上,上段可拆卸。垂尾后掠角为55°41′。方向舵可转动25°。水平尾翼后掠角为45°,安装在垂直尾翼下段顶部。升降舵向上可转动32°,向下为16°。前三点式起落架均为单轮。前起落架收入前机身下部的轮舱内,主起落架收入机翼内。主起落架装有缓冲器,前起落架装有减震器和减摆器。主轮轮胎压力为8.34×105帕(8.5千克/厘米2)。密封式单人座舱在应急时可抛掉舱盖,可弹射座椅保证飞行员在紧急时迅速安全地脱离飞机。操纵系统为硬式操纵。副翼调整片和升降舵调整片为电操纵。液压系统用于收放起落架、襟翼、减速板、可调喷口和操纵副翼。冷气系统用于刹车、密封座舱、应急收放起落架和应急刹车等。
中国生产出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是在哪一年?
中国生产出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是在1956年。
1956年9月8日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种喷气式歼击机歼-5,即米格-17Ф型,随后获批准批量生产。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飞机的国家之一。
歼-5由沈飞工业公司研制,是单座单发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歼-5是仿制苏联的米格-17Ф(米格-17F)歼击机,米格-17F型51年9月首飞,52年底开始大量生产。首飞的试飞员是吴克明,当时歼-5被称为56式,直到1964年才改称歼-5。
扩展资料
首飞成功后,吴克明进行敬州举了高强度综合性科目的试飞试验。他在15天的迹野时间内,先后进行了19次综合性能试飞试验,并对试飞中发现的问题和故障进行了调整和排除。
最后的试飞结果表明:“中0101”号飞机在最大速度、最大高度时,特种设备、发动机等各项性能、数据已全部达到试飞大纲的标准和要求。
1956年9月8日,国亮碧家验收委员会在112厂举行了验收签字仪式,工厂曾称之为“东风” 101 歼击机,代号 44 号机;空军并把该型飞机命名为“56式”飞机[9] (后在全国飞机统一编号时改称为歼-5飞机),同时批准成批生产 。
国家验收委员会主任王秉璋在签字仪式上宣布了验收结论:"国营112厂已经试制成功56式飞机,并可以成批生产,交付空军及海军航空兵部队使用。"1956年9月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以《中国试制成功新型的喷气式战斗机》为题报道了这一消息。
1956年9月10日,国营112厂(现中航工业沈飞)隆重召开国产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试制成功祝捷大会,军委副主席聂荣臻和司法部部长史良、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赵尔陆到会祝贺。
聂荣臻为歼-5飞机剪彩,代表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给112厂20万元奖金,并向苏联专家颁发了感谢状。当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职工发来了贺电,勉励工厂“再接再厉,为进一步提高航空工业的技术水平,确保航空产品质量和取得成批生产的经验而努力”。
1956年9月19日,首批生产的4架歼-5飞机交付部队使用。1956年10月1日,新生产的第一批4架歼5型歼击机,参加了国庆阅兵,正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检阅的毛泽东主席,指着飞机对外国朋友说:"我们自己的飞机飞过去了。"
后来,他把这种感受写进了《论十大关系》,其中写道:”自从盘古开天地以来,我们不晓得造飞机、造汽车,而今开始都能造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歼-5
关于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和日本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