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教授名单公示(东北大学教授名单公示)

sc592.com 2024-03-18 472次阅读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东北大学教授名单公示,以及东北大学教授名单公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东北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说到东北大学历史名人,大多数第一想到的上世纪叱咤风云的人物,比如少帅张学良,还有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妇。张学良就不用多说,他27岁任职东北大学校长,可以说早期的东北大学是因为他而发展壮大的,这是东北大学历史上一段非常辉煌的岁月。

而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加拿大完成学业举行婚礼之后,就在为回国效力做准备。梁启超曾经给梁思成写信商量回国后的去向,信中这么说道:“你们回来的职业,正在向各方面筹划进行,一是东北大学教授,一是清华大学教授,……另外还有一个‘非职业的职业’,上海有位大藏画家,我想让你当他几个月的义务书记……你的意思如何?”,当时的东北大学自从1928年张学良接任校长后,就积极招募人才,学校的学术氛围十分浓厚。在三番思虑之下,林徽因梁思成夫妇选择了在东北大学执教,开始一个阶段的全新起点。林徽因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个女人,大多数只了解她与徐志摩,金岳霖,梁思成的几段往事和在文学上的非凡成就,但是她在其他领域上的建树却鲜有人知,她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是中国古代建筑领域的开拓者,发表了数篇影响深远的有关建筑的论文与调查报告。才貌兼具,称得起民国佳人。

同样为人广知的还有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老先生。记得小时候和家人听单田芳老先生的评书的时候,最让我影响深刻的就是老先生尖锐又沙哑的一口普通话,很有辨识度,只要声音一出来,大家就会心一笑了。非常值得说的是,当时单田芳老先生是辽宁省唯一具有大学文凭的评书艺人,而他就读的,正是我们东北大学。

知名校友不仅存在在政坛,文坛与曲艺界,在体育界也不乏天才,比如刘长春。 1932年,张学良个人资助刘长春参加了洛杉矶第10届奥运会,奥运会的赛场上第一次飘扬起了中国的国旗。这是东北大学的荣誉,也是全中国的荣誉。这是为我们的国家正名,也是为我们整个民族正名。

对于很多狂热球迷来说,值得一说的还有辽宁男篮的郭艾伦。郭艾伦,被誉为天才控卫,2014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是中国新一代的篮球运动员翘楚,他毕业于东北大学的社会体育专业,主攻篮球,这“亚洲第一控卫”绝对不是浪得虚名。还有CBA的杨鸣,是辽宁药都本溪男篮队长,在场上担任后卫的位置,同样毕业于东北大学,除此之外还有贺天举,刘志轩,廉明和李晓旭等等。

东北大学的名人我认为更多的“名”在于:每说到这样一个人,不仅仅想到他本身的成就,更是他背后所象征着的那一段历史。而历史,恰恰就是一个大学继往开来的动力。

东北大学教授张化光入选2019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世界一流的专业情报机构汤森路透(ThomsonReuters)日前公布了全球2015高被引科学家名单“HighlyCitedResearchers2015”, 东北大学 *、IEEEFellow张化光教授入选2015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工程领域)。

据悉,此次公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覆盖包括材料、化学、数学、工程学等21个学科领域,共有2975名(3125人次)科学家入选,中国共有148位科学家(167人次,含港澳台地区)入选,其中,大陆高校79人(89人次);中国科学院所属院所34人(39人次);台湾地区高校10人;香港地区高校18人(21人次);大陆地区高校1人;其他单位6人(7人次)。据汤森路透http://highlycited.com/网站介绍,“Highly-CitedResearchers2015”是通过对最近10年被WebofScience核心合集(SCI、SSCI)收录的全部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论文进行排名,基于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ESI,基本科学指标)中的“HighlyCitedPapers”(高被引论文即发表的论文在所属领域中前1%的高引用论文),以反映科学家及其团队所具有的世界顶级科学思维及其研究成果对该领域的杰出贡献。

据介绍, 东北大学 此次仅张化光教授获得这一荣誉,表明张化光教授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稳定长足的发展,说明在其学科领域具有世界级影响力。张化光教授同时还入选Elsevier学术出版集团发布的2014高被引学者榜

张化光教授是2013年和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他长期从事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智能自适应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973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863项目、大型国企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共20余项;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被SCI收录的论文200余篇,在国际最著名的学术出版机构Springer和Birkhauser出版社出版英文学术专著3部;许多学术成果得到工业实际应用,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两项。曾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多项奖项。

东北大学有哪些著名的院士

[闻邦椿]

[邱竹贤]

[方肇伦]

[张嗣瀛]

[陆钟武]

[柴天佑]

[王国栋]

一共7位

闻邦椿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院士

男,汉族,1930年9月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57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机械系研究生班并留校任教。现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IFToMM(国际机器理论与机构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际转子动力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第六、七、八、九届政协委员。兼任上海交通大学等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兼职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创立了振动学与机器学相结合的新学科"振动利用工程学"。发表专著和合著6部、论文250余篇,专著《振动机械的理论及应用》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和科研组同志一起研制成功十多种新型振动机械和工程机械,获国际奖两项,国家级奖3项,省、部、委级奖10项,为国家创造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他指导的和联合指导的研究生有30名取得了硕士学位,有16名取得了博士学位。组织两次国际学术会议,并担任该国际会议的学术委员会主席。曾应邀去日、澳、德等十多个国家讲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做过20余次学术报告,宣读论文40余篇。曾多次被评为省、市劳动模范,1983年被评为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

邱竹贤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男,1921年5月出生,冶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东北大学教授。他致力于铝冶金及融盐电化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对融盐湿润、融盐渗透、阳极效应和金属雾生成等均有新发现,形成了融盐界面现象及界面反应新学科。总结了节省电能的规律,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建设和发展我国铝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40年来,他单独或合作撰写轻金属冶金方面的论文150余篇,单独撰写的专著有《铝冶金物理化学》和《预焙槽炼铝》两本,合作撰写的有教材《铝电解》等三本,合作翻译的有《冶金热化学》等七本,其中,《铝冶金物理化学》一书能够把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和铝冶金的生产初中联系此书成为一本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专著。他和他的同事先后于1989年和1990年得到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金属溶解和电流效率研究)和一等奖(铝电解中的界面现象和界面反应研究)以及199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铝电解中若干物理化学问题的研究)。邱竹贤参加了大型电解槽的试制工作,经过中国有色工业总公司鉴定,电流效率达到90%,电耗率降低到13500千瓦/吨铝,该课题获有色工业总公司一等奖。此种槽型在扶顺铝厂和包头铝厂得到推广应用。

方肇伦 中国科学院院士

分析化学家,中科院院士。

1934年8月16日出生于天津市。1957年10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历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助研、副所长、研究员。现任东北大学理学院分析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浙江大学化学系微分析系统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理事,流动注射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分析化学期刊J.Analytical Atomic,Spectrometry, Talanta,Analytica Chemica Acta,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J.Emviron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和Fresenius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及国内《分析化学》等十余种期刊编委或顾问编委。

自1977年以来方肇伦教授为流动注射分析在我国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84年以来曾有五个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在理论和实验技术上取得多项重要成就。他当前的研究领域包括流动分析、原子光谱分析及微芯片上的微流控分析及其联用技术,主要研究方向在顺序注射—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流动注射毛细管电泳分析,智能化流动光度分析系统,微流控分析芯片及流动分析在生物过程分析中的应用。自1995年以来,以他为首的研究集体在微流控芯片的研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并在该领域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基金的资助。

张嗣瀛 中国科学院院士

男,汉族,山东省章丘县人,1925年4月5日生。1948年8月武汉大学毕业,1949年10月到东北大学任教。1957年9月至1959年7月在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进修自动控制理论。1978年晋升为教授。1983年起任博士生导师。

在自动控制理论的稳定性理论、复杂控制系统理论等方面,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微分对策》,主编《现代控制理论》。参加"红箭-73"反坦克导弹的研制,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及国家和冶金部的奖励。以"微分对策及定性极值原理的研究"等为题的研究成果均获国家教委的奖励。

现为博士生讲授"微分几何方法"等两门课。已培养博士21人,硕士30余人,博士后2人。1981年以后分别任《控制与决策》等刊物的主编或副主编。1983年任《中国大百科全书〈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卷〉》编委兼控制理论分支主编。1985年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1978年以来,先后被评为部、省、市劳动模范或特等劳动模范,1990年被评为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陆钟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男,汉族,1929年10月生,上海市人。1953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冶金炉专业研究生班。1982年晋升为教授。1984年至1991年任东北工学院院长。1986年任冶金热能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领导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冶金炉专业和冶金热能工程博士点。率先参照势流理论研究了竖炉气体力学,用高炉炉身静压成功地判断了炉内的主要变迁。查明了一批普通平炉改为内倾式后指标下降的原因,结束了各地的争论,使各厂明确了措施。建立了火焰炉热工基本方程式;"压下炉头式加热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提出载能体概念,创立了钢铁工业系统节能理论和技术。编写或参编10多种专著和教材,撰写了100多篇论文。

任院长期间,贯彻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办学思想,并获准试办研究生院。主持制定了学院2000年的发展纲要,提出办学"六大要素"的概念。确立既为冶金工业服务,又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方针。积极推进国际学术交流,借鉴国内外院校办学经验。提出创办科技开发区和建设"大学科学园"的建议,被沈阳市政府采纳实施。

柴天佑 中国工程院院士

柴天佑院士,国际知名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专家,1985年获工学博士,并留东北大学任教;1988年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86年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88年被晋升为教授,1990年为博士生导师。

现为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技术局成员及IFAC制造与仪表技术协调委员会主席(1996-1999),任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柴天佑教授长期以来从事智能解耦控制、自适应控制、过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基础和工程技术的研究,先后主持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863高技术计划、国家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以及企业重大自动化工程等30余项科研项目,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产生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针对常规解耦控制理论与方法难于对具有不确定性的多变量强耦合的复杂工业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难题,他首先在国际上提出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的研究方向,打破传统解耦控制思想,提出了基于控制器设计与直接对闭环系统解耦相结合的在线解耦控制策略, 系统地提出了20余种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算法,建立了算法的稳定性和收敛性分析,结合电力、冶金等行业的具有多变量强耦合、强非线性、参数时变、生产条件与运行工况变化大、常规控制系统难于投入运行的复杂工业过程开展了应用研究,将所提出的自适应解耦控制方法成功应用于冶金多段加热炉、余热锅炉、合金钢棒材连轧机立式活套、大型风洞、化工精馏塔等,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该项成果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10篇,被EI收录37篇,经SCI检索被引用38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在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下出版了“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及应用”专著。该成果获得2002年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他带领课题组将自适应解耦控制方法与智能控制、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相结合,研发了智能解耦控制技术及系统并应用国产2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钢球磨中储式制粉系统,进口3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机炉协调等复杂工业过程,解决了由于具有多变量强耦合、强非线性、参数时变、运行工况变化频繁等综合复杂特性,使得常规控制系统不能投入自动运行,造成能耗高,污染严重这一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多变量智能解耦控制技术及应用”获得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变量智能解耦控制理论、方法及应用”被评为1999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他提出了建模与控制相集成的以综合生产指标为目标的复杂工业生产过程优化控制方法。他率领课题组针对我国矿山资源品位低,采、选、冶生产过程复杂,关键工艺参数等难于在线连续测量、工况多变、运行环境恶劣、难于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的难题,提出选矿生产过程优化控制技术及企业综合自动化的全局解决方案,研发了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成功应用于辽宁排山楼金矿,酒钢集团选矿厂等企业,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映该项成果的论文应邀两次在IFAC国际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金矿选矿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系统”获1999年国家经贸委黄金科技进步特等奖,“金矿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获得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针对被控对象特性不确定、非最小相位和开环不稳定、具有各种干扰、未建模动态、执行机构出现故障、输出不可测、大检测采样周期与小控制周期不匹配、强非线性等复杂工业过程难于实现自动控制的难题,将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智能控制与自适应控制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适于复杂工业过程的随机自适应、前馈自适应、鲁棒自适应、容错自适应、推理自适应、自整定PID、非线性自适应等20余种控制算法,建立了算法的稳定性和收敛性分析。上述成果获1991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甲类)。他领导研究小组结合复杂工业过程开展工业研究,将自适应控制与智能控制想结合,提出了适合复杂工业过程的自适应控制技术,并结合抚钢的炼钢—精炼—连铸—连轧四位一体合金钢棒材新流程生产线的建设工程,提出了带有非线性自适应补偿的活套解耦控制技术等关键自动化技术,保证了我国第一条合金钢棒材生产线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该成果获2000年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

研究成果发表的论文被SCI检索收录38篇,EI检索收录170篇,在国际重要会议上发表的论文被ISTP收录76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8项。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应邀到国外20余所大学讲学,主持国际会议6次。创建了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并使之成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养了一批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其中共有9名博士后出站,40余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百余名硕士生获得硕士学位。培养建设了一支年轻的研究与开发队伍,有的成为自动化研究中心的学术骨干,有的成为东大自动化公司的技术骨干。他领导的东大自动化公司被评为国家863高技术计划产业化基地,辽宁省十佳校办企业。

他治学严谨,作风正派,善于合作,勇于创新,为我国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的发展和我国工业自动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2002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3年获辽宁省科技功勋奖,还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王国栋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国栋,男,1942年10月生,辽宁大连市人。现任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任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王国栋院士主要从事钢铁材料轧制的理论、工艺、自动化方面的研究,在板形理论和板形控制、热轧板带组织和性能的预测与控制、塑性加工理论与有限元方法、轧制过程的人工智能优化、板带新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做出一系列创新成果,对轧制理论发展和轧制技术进步产生很大的影响。

承担国家的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国家高技术项目(863)、国家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所发表的论文被SCI、EI收录200余篇次,专著4部,合作完成译著4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担任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轧制理论及新技术开发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王国栋院士主要学术成就:

在超级钢的研究中,提出晶粒适度细化、复合强化等学术思想,解决了提高材料抗拉强度、降低屈强比和在现有轧机上生产超级钢两个关键问题,完成了板材、棒线材生产工艺制定、原型钢研制、热轧超级钢轧制、产品工业应用等系统研究工作。在一批热轧带钢连轧机和棒线材连轧机批量工业生产超级钢,在汽车和建筑等部门推广使用。相关成果“低碳铁素体/珠光体钢的超细晶强韧化与控制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承担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集成和开发了大型中厚板轧机控轧控冷、中厚板轧制钢材组织性能预测与控制、中厚板生产线自动控制等技术,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中厚板核心轧制技术,闯出了大型中厚板轧机实现国产化的新路,相关成果已经在首钢、南钢等中厚板厂的新建和改造中得到应用。相关成果“首钢3500mm中厚板轧机核心轧制技术和关键设备研制”获冶金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综合运用人工智能、组织性能预测、有限元等方法,建立连轧过程数模开发工具和模型参数调优工具,利用轧制过程得到的海量信息,进行轧制过程优化与数模调优。提出将“变形参数调优”、“组织性能参数调优”和“人工智能调优”三种方法融为一体进行轧制过程优化的创新思想,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轧制过程智能优化理论体系和实用方法;将上述理论成果应用于宝钢、抚钢、本钢等企业,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相关成果 “板带钢轧制过程的智能优化与数模调优”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国栋院士治学严谨,学风正派,勇于开拓,深入实际。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培养博士36人,硕士34人。在1996-2004年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期间,正确把握实验室的发展方向,加强研究平台建设,带领实验室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形成了凝聚团队、深入现场、躬行实践、争创一流的实验室特色,成为促进我国轧制技术发展和钢铁工业进步的有生力量,在我国轧制领域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影响。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详细资料大全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成立于1999年9月15日,其前身是1923年成立的东北大学英文学系和俄文学系;1949年基础部外语教研室建立;1984年9月,外语课部建立;1993年,外语系成立,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文名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简称 :东大外国语学院 创办时间 :1999年9月15日 所属地区 :中国 辽宁 沈阳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外国语 学校属性 :大学二级学院 主要院系 :英语系、日语系、俄语系、德语系 硕士点 :一级1个,二级6个 专任教师 :138人 学院简介,教学成果,师资力量,英语系,日语系,俄语系,德法教研部,大学英语一部,大学英语二部,研究生英语教研部,校容校貌,发展前景,科研成果, 学院简介 学院现有英语系、日语系、俄语系和德语系4个系,大学英语教研一部、大学英语教研二部、研究生英语教研部和德法教研部4个教研部;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研究所。现有教职工158人,专任教师138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46人,教育部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人、辽宁省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长期聘请外籍教师近20人。在校本科生600余人,硕士研究生120余人。 东大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承担全校14000本科生、6000多名研究生、以及551名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语教学任务。拥有多媒体语言实验室19间,其中4间为现代化数字语言实验室。外国语学院图书资料室共有各类图书10000余册。 教学成果 外国语学院建院5年来,在学科建设、科研、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00年日语专业的建立,结束了单一的英语学科的历史,迈开了外国语学院学科建设的第一步。2002年,俄语专业得到审批;同年,外国语言学与套用语言学硕士点申办成功,提高了外国语学院的办学层次。2003年,又增设了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迄今为止,外国语学院已成为拥有3个本科专业、3个硕士点,4个中心,4个教研部的学院,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办学层次,都走在前列。建院后,科研面貌大有改观,建立健全了科研管理办法、奖励制度,科研进款和科研立项均实现了零的突破。据统计,2000年,全院发表的学术论文9篇,科研立项零,科研进款零;2004年,全院发表的论文达到46篇,科研立项34项,科研进款80余万元。这些数字,对于外语学科来说,不能不说是个质的飞跃。 尤其在多媒体外语教学、美国文化研究、日本文化研究、日本文学、英语语言学、词典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院承担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的多项科研项目,学院主持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通用大学英语》多媒体教材的编写及光碟制作项目成为教育部跨世纪千部教材之一,并获得2000年辽宁省特等教学成果奖;学院完成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和英国剑桥大学的合作项目《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教程》(PETS)三、四级的编写工作,该教程的出版发行,在社会上产生了轰动效应,并获得部、省级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奖多项。2003年,东北大学成为教育部首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进一步推动了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笼头的大学外语改革,现在已初见成效。同时,学院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如:与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一起参加了国家级重点项目《新世纪网路课程建设工程》研究与开发,与香港大学、日本京都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美国西密执安大学、耶鲁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每年都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并选派骨干教师出国讲学、合作科研或进修。 近年来,学院在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多媒体网路化教学、中日文化比较研究、美国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课2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套;编写国家 “十一五”、教育部及其他规划教材、著作40余部;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先后被确定为辽宁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和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 师资力量 外国语学院现有在籍教职工158人,其中,专任教师138人,教授10人,副教授46人,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超过教师总数的70%。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人,辽宁省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长期聘请外籍教师近20人,名誉教授2人, *** 教授9人。 英语系 教授:刁力人 金启军 刘卓 刘熠 副教授: 于开颜 李欣 高丽新 邓建华 张燕楠 任蕊 董革非 张金玲 张有军 李洁 金檀 讲师:张艳清 姜颖 马艳红 程丹 王淑芳 王楠 高璐璐 李洋 日语系 教授:王秋菊 副教授:王岩 毕克寒李宗鹏 讲师:何跃 陈永岐 姜晓红 马小力 康伟 钟华 李帅 周悦 助教:赵艺 郭晓颖 孔宁 林荫 林玥秀 俄语系 教授:刘玉英 副教授:刘春 李颖 房晶 徐景益 讲师:李立辉 李爱阳 徐晓博 耿海天 党晖 德法教研部 教授:王黎红 讲师:张莹 冯菲菲 姜峰 段洁菡 谷薇 祁心 王松 助教:周文姝 纪媛媛 李诗曼 大学英语一部 教授:王勃然 副教授:董春武 师英 王立婷 曾凯 赵玉洁 刘丽欣 郭晓洋 张春良 朱艳 王大青 讲师:冷晓萍 刘参 何军好 杨柏艳 钱东艳 杨笑青 李岩 陈瑶 赵越 黄磊 顾华 霍颖 宋岩 刘海英 赵黎明 马新 王静芳 助教:曲抒阳 大学英语二部 教授:赵雯 副教授:李秀丽 郝丽霞 颜晓川 卢卉艳 王雪丽 赵春曦 马明 高志英 张志刚 王祁 刘春阳 刘红 讲师:班永刚 宫小波 刘红 王瀛鸿 张谊波 杨雨时 郑军 张丽杰 姜雪 冯溢 姚进 武芳芳 刘薇 孙琪 李韬 王一镭 助教:张德旭 研究生英语教研部 教授:金敬红

副教授:段燕红 谭瑛姚丽强孙佩婕王悦韩忠军韩宏丽

讲师:李碧玉 尹丹 刘迪 曲彬 张月 商国印 王婷 赵睿 刘洋

助教:陈思 校容校貌 发展前景 学院先后与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韩国、香港、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和师生学术科研合作,每届学生近30%到国外交流学习。 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围绕着“培养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文学基本功、一专多能、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向国内、国际开展多层次的学历与学位教育,注重学生国际化视野、综合素质和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近三年,学生参加各类外语竞赛获国家级奖项20余人次,省市级奖项50余人次。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5%以上,考研率近30%,出国率近10%。 面向未来,学院在东北大学愿景目标的框架下,秉承“传播东西方文化,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办学理念,依托东北大学多学科优势,打造特色外语学科,以一流的外语教学服务于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努力建设教学研究型、国际化的外国语学院。 科研成果 外国语学院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狠抓学科建设,全力打造优势学科,并以点带面,全面促进学院的健康发展。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课程组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大学英语》在短短几年的时间,不断取得新成果,实现新跨越,现已形成了“以英语教学资源库为基础,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主导,以多种交际活动和任务为驱动,以学生活动的行为表现评价为保证,全面发展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2005年国家级精品课评选中,《大学英语》更是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利用现代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东北大学早在1995年就致力于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改革,主要从分级教学,分层次指导;立体化的课程体系;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套用;注重过程建设的教学评价几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1995年课程组在两个教学班进行英语教改实验。所开发的《大学英语》多媒体课件于1995年获得东北三省高校CAI一等奖,1996年,在总结多媒体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课程组提出了‘教学信息集成理论’和技术框架,并决定编写和开发面向资讯时代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通用和开放的大学英语电子教材,1997年该电子教材被列入“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96-750项目中的“高等教育重点课程课件的研制与开发”专题。1998-200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国内较早的一部完整的电子教材《通用大学英语》(1-4级),它包括4张多媒体学习光碟和配套的文字教材,该电子教材于1998年获东北三省高校CAI一等奖。1998年,课程组的技术研发通过了辽宁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项目鉴定,1999年,“高校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体的研制”获得了辽宁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高校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体的研制与套用”获得了辽宁省 *** 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课程组根据网路化教学的发展态势,在研制《通用大学英语》电子教材的同时,开始建设开放和通用的英语教学资源库。1999年外国语学院成立后,学院领导在人员配备上给予课程组更大的支持,以赵雯、金启军等教授为学科带头人,集中全院优秀英语教师充实科研力量,同时吸纳了教育学、教育技术、计算机软体等专业的人员,组成了强大的科研阵容,并成立了东北大学语言与网路多媒体中心,现已更名为语言与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使《通用大学英语》课程的建设队伍实体化,形成了一支师资结构合理、稳定的教学和科研团队。大家在工作互相取长补短,合作创新,以教学推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使得教学与科研相辅相长,在实践工作中进一步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理念。课程组成员套用教学信息集成理论,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以英语教学资源库和教学过程信息库为基础,集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师与学生)、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环境等教学要素形成了一个基于网路的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对教学过程中的所有要素、环节,课程组都提供了信息化的教育技术的支持,运用信息技术来对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即教学体系的改革,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模式等的改革,使之明显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了精简授课时间、增加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英语交际活动的机会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大学英语课程组开发、编写和出版了立体化教材《通用大学英语》及职业英语系列教材、电子教案和网路课程等,并在国内率先实践了基于网路多媒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形成了新型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由于课程组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方面起步早、硕果丰,我校成为辽沈地区网路多媒体英语教学的示范基地,1998年以来,在我校多次举办大学英语网路多媒体教学研讨会。1998年以后,《通用大学英语》在东北大学每年以200人以上的规模来扩大使用范围。由于最初几年受多媒体教学条件所限,该电子教材没能大规模推广。但其教学效果显著,比传统教学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2001年起,《通用大学英语》系列电子教材在东北大学网路教育学院总计8000多学生中全面使用。2000年至2003年,《通用大学英语》经过部分修订的文字教材Smart Reading(1-4)在台湾地区出版发行。在实际套用中,课程组以《通用大学英语》教材为基础,形成了五位一体的集成、开放和通用的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充分地发挥了计算机、多媒体和网路等教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五年多来的教学实践表明,该套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显著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现在,我校配备有传统的语言实验室8个,现有能开展网路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的多媒体教室、机房和多功能教室数十个,可以满足大学英语网路多媒体的常规实验教学。但英语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在英语交际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评价方法的套用方面。为此,学院还建立了基于网路的虚拟英语学习中心—‘英语学习与训练中心’,从而为英语实践教学和交际活动的开展创设了条件。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整个课程的网路多媒体教学体系的建立,为实施开放、通用和高效率的英语教学活动和过程提供了完善的教学条件。总结成功经验,推进学科建设历经10年的课件开发、教学实践、理论探索,《大学英语》课程组的网路多媒体教学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教学内容方面,初步建成了规模化的英语教学资源库:包括词库、句子库、课文及其讲解、场景对话、名言警句、题库、语法知识库、语料库、校园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游戏、诗歌、歌曲、电影、其它课程的双语教学内容、语言交际框架、名人名家等;在理论方面,形成了以统一的教学资源和知识库为核心,在网路多媒体环境中,教师、学生在互动、协作的教学环境下高效地完成教学过程,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等要素的集成和最佳化的英语教学系统; 在技术和产品方面,开发了教材、光碟、网路课程、电子教案、网路教学平台、试题库与英语教学评价系统等产品和工具;在英语教学实践方面,形成了“以英语教学资源库为基础,以多种交际活动和任务为驱动,以学生活动的行为表现评价为保证,全面发展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评价方面,形成了基于电子学档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的考试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表现的评价,以及学生英语综合套用能力的评价。2004年12月15日辽宁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本课程成果“基于资源库和网路支撑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进行鉴定,专家组认为东北大学走出了一条以科研成果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其英语资源库、软体平台和新型教学模式的理论与技术水平先进,套用效果显著,可操作性强,具有广泛的推广套用价值。该成果代表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方向,很好地体现了教育部新近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精神,具有系统性、先进性、示范性和创新性,即体系新、模式新和内容新。2004年作为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首批180所试点学校之一,在新型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教材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2005年,进入了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第二批全国60所试点学校行列。2006年2月通过教育部第三批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试点学校答辩,专家反映较好,基本进入全国30所院校的行列。学院以《大学英语》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点带面,调整学科布局,使其朝着更合理、更高层次的建设目标迈进,全面推进学院的学科建设。2005年,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成功。加上原有的外国语言学与套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3个硕士点,现有4个硕士点。此外,在学校新专业建设经费的支持下,学院重点建设了日语专业和俄语专业。根据国家与社会对各种外语人才的需求,学院还将进一步拓宽专业范围,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增设德语专业,培养德语人才。院长金启军介绍,学院下一步计画申报和建立:俄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口译硕士点;欧洲文化研究所;科技与文化研究中心,下设中日STC比较研究所、中英STC比较研究所。其中口译硕士点将是外国语学院打造特色,确立品牌的重要学科方向。在硕士点和研究所基础上,学院未来3年力争申报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点。同时,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作为科技哲学博士点的一个研究方向:科技与文化(STC),拟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功,使外国语学院领导充分认识到,校领导的重视是学院发展的前提;优秀教师队伍的团结合作是学科建设的保障。因此,外国语学院在全面推进学科建设的同时,开始着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几年来,学院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选送青年教师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外高校攻读学位,国内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学校进行在职学位进修,现有国内外在读博士7人;选派骨干教师赴美国、英国、日本大阪国际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厦门大学等校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支持教师到国外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学院还经常举办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媒体与设计、辞汇语义网路、语料库语言学、教学法等方面的讲座,或召开教师座谈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作报告和开设学术讲座,以此开拓教师的学术视野。学院还鼓励年轻教师进行在职学位进修,五年间先后有一批青年教师完成了在职硕士学位的进修。中青年教师的成长使得外国语学院形成了朝气蓬勃、发展后劲十足、可持续发展的学术梯队,为学院建设的长期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经过几年培养,学院现有全国大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1人,千层次1人,校级名师1人(全校11人)。近三年来,学院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开展学术和教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84篇。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多项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累计达到74.6万元。在27项科研项目中,国家级项目4项。2005年申报成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

东北大学最年轻的教授

东北大学最年轻的教授是姜周华。东北大学简介如下: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26日,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流亡办学,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

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97年1月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1998年9月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

2017年进入首轮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2022年进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东北大学始终坚持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形成了“自强不息、知行合一”校训精神和“实干、报国、创新、卓越”东大文化。

历史上,东北大学师生曾是“一二·九”运动的主力和先锋,在建设时期,学校先后研发出国内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第一台国产CT、第一块超级钢以及钒钛磁铁矿冶炼新技术控轧控冷技术、混合智能优化控制技术等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兴办了第一个大学科学园。

东北大学有几个教授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学校是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

学校设有6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有189个学科有权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另设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08个学科有权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有17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共涵盖16个二级学科。

师资力量

在2655名教师中,共有教授52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外籍院士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教育部“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0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博士生导师459人;在校博士研究生3445人,硕士研究生7073人,普通本科生29248人。所培养的26万校友以踏实肯干,勇于创新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

东北大学教授名单公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东北大学教授名单公示、东北大学教授名单公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