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starship的简单介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马斯克starship,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马斯克前往月球和火星的SpaceX公司的“星舰”飞船开发情况如何?
- 2、马斯克星际飞船发布 将在2024年飞往火星
- 3、你知道,下面哪一艘是埃隆·马斯克的太空星舰吗?
- 4、马斯克“星舰”成功跳高150米!为什么要顶个25吨的钢锭?
- 5、马斯克公布Starship太空飞船概念图 未来感十足
- 6、特斯拉老板马斯克,SpaceX 星舰从没飞出地球大气层
马斯克前往月球和火星的SpaceX公司的“星舰”飞船开发情况如何?
要说 SpaceX 是世界著名的宇宙公司,恐怕谁也不会否认。 猎鹰9号 ( Falcon9 )火箭的发射成绩是是很成功的。被称为 龙飞船 ( Crew Dragon ) 的国际空间站运输船,“ 星链 ( Starlink )”计划在地球近地轨道发射数万颗庞大数量的卫星,试图构筑全球宽带环境。 埃隆·马斯克 主导的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颠覆了以往Old Space的所有想法,积累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业绩。
这次来聊一下马斯克的“ 星舰(Starship)计划 ”。恐怕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项目。在此,介绍一下迄今为止SpaceX的“ 星舰 ”开发情况,以及正在准备的“ 超级重型助推器(Super Heavy) ”,以及未来的 月球 和 火星 之旅。
先简单介绍一下 SpaceX 。SpaceX 是世界领先的航天公司, 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担任 CEO。他从事的项目业务很多, 猎鹰9号 、 猎鹰重型火箭发射业务 、 星链项目大型卫星 星座 全球宽带业务 、 国际空间站ISS货运龙飞船 、 载人飞船龙飞船 (Crew Dragon)等业务。
星舰 高9米,直径9米。引擎是SpaceX开发的猛禽引擎。以液态氧、液态甲烷为燃料。非常 时尚 的设计和独特的形状。据说可以搭载100名乘客和大量的物资。顺便说一下, 星舰 的上部有条纹,带有这种条纹的 星舰 是载人用的。 星舰 的上部有瞭望区、私人客舱、公共空间、货物放置场等区域,甚至还有为了不被炸而设置的太阳风避难区域。
星舰 是能够裂型斗将卫星送入轨道,进行月球和火星旅行的宇宙飞船。到目前为止,进行了SN15的测试。那么,它们又经历了怎样的开发呢?
首先,在 星舰 的测试开始之前,用“ 星虫( Starhopper ) ”测试机进行测试。正如其名, 星虫 的目的在于肆磨验证上浮和着陆的技术。2019年4月3日,首先进行了被称为 静态燃烧试验 ( Static Fire test )的不发射形式在地面上进行 引擎喷射 的试验。之后,顺利完成。2019年7月25日,成功上升到约18米的高度。2019年8月27日,上升到150米高空,悬停也成功。之后,着陆试验也取得了成功。
还有初期阶段的原型MK1。2019年11月20日,油箱在加压测试过程中损坏。之后停止制造Mk2,将Mk3改名为租弯SN1,进行设计改良和制造。然后,2020年2月28日,SN1挑战燃料罐的加压测试,结果确认了测试损坏。SN2、SN3连续在同一测试中失败后,2020年4月26日,SN4进行加压测试,结果显示是成功。SN4也预定进行高度150米的试验飞行,但是在2020年5月29日猛禽引擎的燃烧试验中爆炸了。
2020年8月4日,SN5在150米高空成功进行飞行试验。SN6也进行了类似的飞行试验。在SN7中,罐壁厚度不同的SN7.1和7.2被制造了出来,这两个型号只从事燃料罐的极低温试验。
2021年2月10日,搭载了鼻锥和机翼的完整姿态的SN8在12.5公里高空进行了首次 高空飞行试验 ( High Attitude Flight Test ),从发射到再突破的试验均取得了成功。但是因为油箱减压的原因着陆失败。SN9也同样如此。
2021年3月4日,SN10在 高空飞行试验 中成功着陆,但着陆8分钟后爆炸。实际上,着陆时的速度比预想的要快,着陆时受到的冲击很大,所以燃料甲烷泄漏导致了爆炸。
2021年3月30日,SN11在雾中进行了第四次 高空飞行试验 。SN11由于管道系统的故障引擎发生异常。最终机体在空中解体、爆炸。因此,取消了SN12、13、14的制造。
然后是,制造机体、引擎、姿态控制系统等改良的SN15。SN15于2021年5月6日飞行,首次软着陆成功。
顺带一提,据说SN16用于展示,SN17被废弃,SN18、19取消了生产。
超级重型助推器 的组装,测试才刚刚开始。让我们按照时间顺序来分析。顺带一提, 超级重型助推器 的测试与 星舰 不同,使用BN和助推器的标记,并分配编号管理测试。
首先是 BN1 ( 助推器1 )。 BN1 于2021年3月完成。其目的是确认制造、组装以及运输到发射台。现在,因为达到了目的,所以报废了。
其次是 助推器2 。助推器2分为 BN2 和 BN2.1 进行测试。 BN2.1 与实际的 超级重型助推器(Super Heavy) 相比是缩小了很多的小型储存罐。据说是想用这个储存罐收集各种各样的情报。2021年6月,在这个储存罐中放入液体氮气,进行了 低温化的加压试验 和 焊接部分的长时间耐久性试验 。值得一提的是,BN2被用作 助推器3 的一部分。
再有就是 助推器3 。2021年7月19日,进行 助推器3 的 静态燃烧试验 ( Static Fire Test )。有报道称,试验后的 助推器3 将被转移到制造现场,并搭载 星舰 的SN15、16飞船,在今后进行飞行试验。
而且,现在开始着手推进 助推器4号 ,实际搭载 星舰 ,目前,正在进行首次发射试验的准备中。该实验预定在2021年底实施,2021年8月8日已经做好了以下准备。 星舰 将搭载 SN20 进行首次飞行测试。
实际上,从地球发射到环绕地球的轨道、月球和火星的时候,都是将 星舰 搭载到 超级重型助推器(Super Heavy) 上发射的。请看下面的想象图。这是正好从地球发射升空,在某个高度 星舰 与 超级重型助推器(Super Heavy) 分离的瞬间的画面。这样,分离后的 星舰 将飞向月球和火星,就像之前测试过的那样,登陆或升空。而且,实际上,它也被NASA选定为 阿尔忒弥斯计划 的月面运输机(着陆器)。
另外,还有这样的构想。那就是,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在1小时内移动的子弹式海外旅行。 超级重型助推器(Super Heavy) 搭载 星舰 从地球发射之前是一样的,但是在某个高度分离 星舰 ,飞出到宇宙空间一次,之后为了到达地球上的目的地,从宇宙再突入大气层,然后进行着陆。
SpaceX 公司以如此快的速度进行着人类从未尝试过的开发和测试,这让人不得不感慨马斯克的能力。
埃隆·马斯克 为了移民火星,创立了 SpaceX 公司。这些资金包括特斯拉, 埃隆·马斯克 使用自己创立的企业和基金的利益,作为 SpaceX 公司的运转资金。之后,随着卫星发射事业的成功,还有其他国家的发射事业的合约金,将移居火星事业运营稳定。把订金的利润交给星舰开发,是投入的状况。
未来,星舰研制成功后,靠近地球范围内有很多事情要做。参与NASA的许多计划、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建造中继站、地球-月球的往返宇宙飞船的开发、月球基地、也有绕月轨道站的建设。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星舰。目前,人类火箭种类中,发射能力达到100吨的,只有星舰。
埃隆·马斯克 认为 火星移民 是他的最终目标。
[img]马斯克星际飞船发布 将在2024年飞往火星
据媒体报道在美国当地时间9月28日晚间,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德克萨斯州博卡齐卡召开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公布星舰飞船(starship)和超重猎鹰火箭的发展蓝图。
根据马斯克介绍的星舰飞船(starship)进展情况,他设想星际飞船会在2022年进行第一次轨道飞行,在2024年可以搭乘它飞往火星,而且星际飞船有能力搭载100个人进行飞行。
在发布会上媒体询问马斯克星舰的总体时间线,在回答时表示,mk1大概会在1个月以后进行20km试飞,两个月以后完成建造mk2,mk3和4预计会在6个月以后建成并且进行首次轨道飞行。
据媒体报道马斯克介绍的星舰飞船(starship)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一枚纯卜李巨型火箭和一艘客用飞船。这里火箭的高度为68米,飞船的高度为50米,做迟组合起来的高度为118米,它的外壳采用不锈钢,这样可以承受更高的温度。
对于这么大的星舰飞船很多人弊橡会关注它的公里系统,据悉运送星际飞船的超级重型火箭Super Heavy拥有 37个猛禽发动机,6 条着陆腿,长度68米,直径9米。总推力将达到7400吨,是此前人类历史上推力最大的“土星5号”火箭3500吨的推力的2倍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布会上马斯克声称将在未来1-2个月内发射可重复利用的飞船,毕竟SpaceX花费了大量资源在探索开发Falcon火箭及Dragon无人宇宙飞船上。
你知道,下面哪一艘是埃隆·马斯克的太空星舰吗?
许多人都喜欢憧憬未来,但有的人却不限于憧憬,而是会努力伸手,将未来拉向自己,埃隆·马斯克便是其中之一。
触及未来的唯一的途径,无外乎一次又一次地创造 历史 ,而他恰恰擅长于此。
譬如两天前,他名下的SpaceX公司与NASA合作,采用"私人制造"的火箭与飞船将两名宇航员送上了国际空间站,成功完成了人类第一次商业载人航天发射任务。
这预示着人类正式步入了商业载人航天的时代, "买张船票上太空"的科幻情节也终于由梦想升华成为了现实。
在普通人看来,这已经是值得骄傲一辈子的成就了,但是在埃隆·马斯克的眼里,这早已是"好汉不提当年勇"的 历史 了——他的目光始终锁定在 更未来的未来 。
毕竟,他的终极目标是将当代的人类移民到火星,开辟一个新的家园。与此相较,送几个好奇的游客去太空转悠几圈这种"小事儿"确实不值一提。
这消桥个“拯救人类”的宏伟目标听上去犹如天方夜谭,但埃隆·马斯克并不像许多人所想的那样在说疯话,他是动了真格的,也就是 认认真真地在发疯 。
当然,开荒一颗新的行星是极其艰难的,试图繁荣发展更是难上加难,那么在正式启动这项疯狂的计划之前,就必须完成大量的前期铺垫。
比方说,吼一嗓子口号:
没错,我要说的就是“修路”!
如果没有一条合适的道路能自由快捷地输送物资和人员,哪怕在地球"本土发展"都不敢奢求繁荣,要想在火星如此遥远的星球上建立一座繁荣的城市,当然就更需要一条快捷便利的“星际大道”咯。
目前人类使用的运载火箭或飞船,无论飞行速度还是运载能力,显然都难以满足埃隆·马斯克的诉求,于是,更加强大的宇宙交通工具便顺理成章地被纳入了spaceX的重点研究队列中。
在2019年的1月6日,埃隆·马斯克就曾公布过一张被称为"星舰"的图片,有许多人或许已经见过那张图片了。
但是嘛……
不知道你有什么感受,反正我想说的是 :这哪是什么星舰?不就是一个镀银版的V2火箭吗?
如果对外宣称的是要造一艘星舰,结果整出个加大号的V2火箭来,"硅谷钢铁侠"一定会被人笑掉大牙——机智如我的埃隆·马斯克当然也能意识到这一点(没错,我就是这么不要脸)。
所以,这并不是SpaceX最终会推出的星舰。这胖胖的玩意儿在当时被定名为 大猎鹰火箭 (BFR | Big Falcon Rocket),充其量只不过是一根"粗大版"的猎鹰系列运载拿轿猛火箭而已。
依靠这么个玩意儿,往返于地月之间或许还不错,往返于火星和地球之间,那就有点差强人意了。
那么SpaceX的星舰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呢?
今儿个,咱们就来撩一撩埃隆·马斯克真正想要的星舰——
STARSHIP星舰的终极使命就是搭载货物或人员,频繁地往返于火星和地球之间,相当于架设在太空中的一条"高速干线"。但它也可以将卫星、探测器或宇航员送入地球轨道、月球或国际空间站等距离较近的地方。
总而言之一句话: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一旦星舰完全成熟,很可能会逐渐取代猎鹰系列运载火箭。
因为按照埃隆·马斯克的最终设想,星舰不仅可以像猎鹰系列火箭一样垂直降落回收,且返回地面后还不必修复,只需要重新加注燃料就能立刻再次发射,发射边际成本远远低于目前任何一种运载火箭。
鬼才知道这东西怎么可能在划过大气层时不被烧坏,反正埃隆·马斯克就是酱紫想的。 他对自己和手下工程师的一贯态度就是: 别谈是否可行,去寻找实现的路径。 通俗来讲,就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也正是基于这种"没有行不行,只有我想不想"的张狂态度,埃隆·马斯克才造帆大就了特斯拉铝合金车身、猎鹰火箭定点垂直降落、一箭发射六十颗卫星、私人公司商业载人航天项目等一系列看似遥不可及的神话。
不过,这些事都与我们今天的话题无关, 下面我们就回到正题,来看看SpaceX星舰的全貌。
这是目前SpaceX官网给出的STARSHIP星舰的最新外观,我猜你看完后肯定是一脸的懵逼:我去,这不还是根儿火箭吗?
其实,上图是整套星舰系统的完全体,它包含了两大主体: 星舰 (STARSHIP)和 超重 (SUPER HEAVY)。
"超重"实际上是一个超大功率的助推器,作用是将星舰送入地球轨道,然后会脱离星舰并返回地球——如果没有它的辅助,星舰需要以更大的推力及燃料消耗来抵抗万有引力。
你可以把星舰的助推器理解成目前运载火箭的第一级。 事实上,它的外观也的确与猎鹰9号运载火箭的第一级有些相似,高度则相当于猎鹰9号整体;但它的直径远大于猎鹰9号火箭。
按照SpaceX的设计,“SUPER HEAVY”助推器和“STARSHIP”星舰都会装配有史以来最早实现 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 的超级引擎——
猛禽 | RAPTOR
“猛禽”引擎的功率十分强悍,单台推力可达到2000kN(千牛),这比目前猎鹰系列使用的单台推力为845kN的 "梅林 (MERLIN) " 引擎要强大得多。
不过, 引擎和助推器并不是我们今天的主题,我们真正要 撩 的主角儿是这套超级运载系统的核心主体——星舰。
上图就是正儿八经的SpaceX星舰了。它就相当于一艘太空货船,货舱容积为1100立方米,近地轨道运载能力(LEO运载力)也将大于 目前最强壮的"土星5号",一旦正式投入使用,它将成为有史以来运载能力最强的"星际大油轮"。
星舰就跟目前的"龙"飞船一样,总共有两个版本:客运版和货运版。
两者的外观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有前端略微有些不同: 客运版的脑袋上是一面栅格状的大窗户;而货运版是密不透光的"闷罐车",只有一个可开合的舱盖。
至于它两的内部结构有何迥异嘛,这属于SpaceX的商业机密,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就不去管它了,咱们来撩一撩星舰的功能。
前文已经提到过了,星舰本质上是一个多功能运输飞船,而它最大的特点就是 货运版具有自动抛射系统,这使得它不仅可以运输货物,还能执行定点抛投任务。
譬如用它来投放卫星,它可以在到达既定位置后,打开舱门,一脚将卫星踹到轨道上去,然后再屁颠屁颠返回地球。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货物都能随便乱踹的,例如送一箱82年的拉菲,就必须轻拿轻放……
emmm……不对。
例如要运送一批物资去国际空间站,你横不能走到空间站附近就直接扔出去,对么?毕竟太空中也没个速递易的箱子给你存快递,所以它必须具有送货上门的能力。
想象一下, 在国际空间站里工作的宇航员忽然肚子饿了,在美团外卖点了一份小龙虾,他要怎么才能吃到嘴里呢?
emmm……没关系啦,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
既然不是真的有钱,那咱们想吃就吃呗。
这事儿并不难办,只要饭店接单之后,打个电话给埃隆·马斯克:"小哥,过来取餐!"
马斯克再把取到的小龙虾塞进星舰里,然后:"3、2、1,走你!"
星舰就会自个儿飞到太空去跟国际空间站对接,酱紫,一份香喷喷的小龙虾就送到宇航员的手中了。
除了发射卫星和运送货物到空间站这些"兼职"之外,星舰的本职工作还是在其他行星和地球之间随意往返,以便把地球上的物资送到行星,或者把行星上的土壤样本取回地球。
这个过程就有点类似于你去海边玩耍,然后"吧唧"一下在沙滩上扔了个易拉罐儿,离开时又随后抓了一把沙子带回家。
请原谅我用了这么没有素质的案例来作比喻,我真正想说的是, 埃隆·马斯克研发星舰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把星球之间的往返变得像去海边旅行一样简单。
这就需要星舰必须完成一项技术革新了 —— 至少在月球或火星的引力条件下,不需要发射架的辅助就能直接升空。
以往的登月设备,是分为 上升级 和 下降级 两段的,下降级在降落到月球时能充当起落架使用,起到缓冲作用;而任务完成后,它又成为了一个简易的发射架,辅助上升级离开月球。
这种结构设计就注定了目前人类已有的登月设备,下降级全都是带不走的,只能遗留在月球表面——每去一次就得扔掉一个,颇不划算不说,还特不环保。
当年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就在月球表面扔了一大堆"起落架",而埃隆·马斯克的预想就是把这件事变得像飞机起降一样"干净"——让星舰不仅能安然无恙地降落,还能完完整整地离开。
可是,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对不起,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反正埃隆·马斯克始终就是那句话:别谈是否可行,去寻找实现的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 从地球到火星的距离十分遥远,哪怕是理论上的最近距离也有5460万公里;现实中实际遇到过的最近距离则有足足5600万公里。
旅程长一些不是问题,问题是三桶油的业务还没有拓展到太空,星舰上天之后油不够怎么办呢?
为此, 埃隆·马斯克制定了一套与众不同的发射方案。
上图就是星舰在火星往返一趟的航线图,你可能看不清楚上面的字,我来诠释一下。
首先,星舰在超重助推器的辅助下升空,并进入地球轨道。
在助推器脱离返回的同时,另一艘星舰会被发射升空。
这艘后发射的星舰既不是货运版,也不是客运版,而是一辆特制的“油罐车”——大致形状就是星舰砍去头部。
加油舰会在进入地球轨道之后,与先发射的那艘主舰"追尾",加注完燃料后又会脱离主舰并返回地球。
如此一来,燃料充足的星舰就能精力充沛地飞向火星了;而从火星返回地球之前,则会利用火星上天然存在的H2O和CO2资源重新加注燃料。也就是说, 返回地球所需的燃料可以从火星直接开采,而不必从地球运往火星。
由于火星的引力低于地球,星舰不需要消耗太多燃料来抵抗引力,所以灌满燃料之后,它可以直接返回地球。
这种"空中加油"的双舰接力发射模式,又是"硅谷钢铁侠"的一大创新 ,为了尽快将人类送到火星,他也真算得上是绞尽脑汁了。
不过,在运送人类登陆火星线路之前,星舰还需要对载人飞行进行测试。 SpaceX目前公布的首次测试线路是绕月旅行,也就是是载着乘客环绕月球飞行半圈又返回地球。 在这条短暂的旅程中,加油舰也就派不上用场了。
有意思的是,按照SpaceX当前的计划,星舰首次载人飞行的测试人员不再是NASA的宇航员了,而是下面这个瘦小的日本人。
前泽友作是日本富豪排行榜上位居第14位的土豪,也是著名的收藏家及全球公认的 艺术策展人 。在2018年的9月18日,SpaceX就曾对外公布, 前泽友作将成为首位绕月旅行的私人乘客 。
如果这项计划被实现,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他就会乘坐着SpaceX的星舰,完成人类有史以来路途最遥远的一次"自驾游"。
事实上,目前这艘黑 科技 满满的星舰,已经有了一艘全不锈钢打造而成的原型机。
而星舰的首次试飞原本就暂定于2020年,也就是今年。不过按照目前的进度来看,感觉够呛,载人航天的计划是否能在短期内实现,更是说不清楚。
但是从埃隆·马斯克本人执着的性格,以及他已经创造出来的那些神话来说,无论经历多少次的挫败,他都绝不会轻言放弃的。
尽管他给自己设定的一切目标都远大得几近疯狂,在旁人看来他就像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疯子,可实际上,他却是抱着极其理智的心态,和格外清晰的思维在对待这些无比疯狂的事情。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 这些事情失败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成功的可能性,我之所以去做,不是因为这些事可以成功,而仅仅是因为我想去做,那是我对于世界未来的主张。 "
猎鹰系列火箭和商业载人航天的成功,便是埃隆·马斯克在追逐人生目标的过程中取得的累累硕果。
真的很庆幸在我们生活的年代,能有这样一位怀揣着雄心壮志的"疯子",引领着全人类一步步走向未来。
马斯克“星舰”成功跳高150米!为什么要顶个25吨的钢锭?
埃隆·马斯克从来就是个“不走寻常路”的 科技 狂人。他搞火箭回收,成了;他搞卫星全球宽带网,成了一半;他在南德克萨斯的大帐篷里用不锈钢薄板造火箭,要用它上火星;他在一个到处是灰尘泥土像是建筑工地一样的发射场装配和测试火箭,居然也成功了。
服气。
马斯克的梦想是打造一枚巨大的火箭和飞船,要用它去殖民火星。这个梦想到底能不能实现另说,但SpaceX公司确确实实是在试着建造去火星的“星舰(StarShip)”飞船,它的直径达9米,高度超过40层楼。星舰设计为两级,其中一级火箭高达70米,由31台“猛禽”液氧甲烷发动机推进;二级飞船也有50米高,配备6台猛禽发动机,是名副其实的超重型火箭。
俗话说“饭要一口口吃”,钢铁侠马斯克自然也明白这个道芹乱埋理,在NASA的巨额订单和科研人员的支持下,他首先用不锈钢做出了第二级飞船的模型。在经过四次失败之后,马斯克的“大铁桶”成功完成了150米的惊人一跳。
2020年8月5日,SpaceX的一个锃亮的不锈钢桶在一台猛禽发动机的推动下,完成了总共1分钟的飞行试验。
细心的朋友立刻注意到,这个巨大不锈钢圆桶的发动机似乎装歪了,并且它的顶端还安装了一个四方形的铁盒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按照设计,在这个直径8米的实验装置下面本应该安装三台猛禽发动机,由于实验只要求它能飞起来,因此撤掉了两台,剩下的一台就没有安装在中心位置。
装置顶端的巨大铁盒子里边也并不是什么高精尖的设备,它只是一个重达25吨的配重块。这个一人多高的大家伙在发射场被临时安装在火箭上面。
下边撤了两台发动机,上面又加一个配重,马斯克到底唱的是哪一出呢?
其实SpaceX就是要证明这东西能起飞,并且能平稳地降落下来。马斯克认为,未来无论是去火星还是飞到月球,降落下去之后能再次起飞很重要,否则就真成了“单程票”,上去的宇航员一去不复返,生意就玩砸了。
猛禽是一款液氧甲烷发动机,之所以选甲烷而不用液氢或煤油,是因为有研究表明火星上存在有大量的甲烷,以后去火星添加燃料比较方便。
但猛禽发动机还没有完全成熟,它的推力控制还存在不小的问题。也就是说SpaceX现在还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它的推力大小,你只要一点火,它就会飞到很高的地方。所以在试验中,SpaceX把三台发动机减为一台,让它斜着推这个大铁桶。
尽管燃料不值多少钱,但鉴于之前星舰在试飞时炸了好几次,为了预防万一并减小损失,燃料箱里只加了很少的推进剂,这样大铁桶就变得更轻。这对于推力达200吨的猛禽发动机来说是个难题:火箭太轻,猛禽又太猛,为安全起见又不能加太多燃料,飞行变得很难控制。
于是SpaceX用25吨的大铁块来给火箭加重。
这还真是个科学问题:
尽管不锈钢比铝锂合金重多了,但由于内部结构简单,星舰的试验模块还是很轻的。8米直径30米高的大块头,加上发动机和推进剂总共才50吨上下。它里边几乎就是空的。
这么大的空间,为什么不把配重加在下边呢?毕竟按照我们常人的理解,下盘扎实总比头重脚轻强呀!
不知道你看没看过咱们的一种民间活动叫“耍中幡”。一根十几米(三丈三)高的竹竿,在艺人手里上下翻飞稳如泰山。
咱们在家里自然耍不了竹竿,但将扫帚柄立在手指头上,也不难保持平衡。
如果你想试着将扫帚大头朝下,或者想在手指头上竖起铅笔,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为什么?
因为中幡很长,倒立的扫帚重心高,好控制平衡;而重心太低它就容易倒。
为了尽量抬高重心,SpaceX将重达25吨的两个钢卷焊接起来装在一个大铁盒子里陪陆,再吊装到30米高的火箭顶端,这样至少可以将试验装置的重心抬高到20米以上,从而确保主发动机和调姿发动机配合保持火箭的平稳状态。
猎鹰火箭做成细长的形状,为的也是提高重心,在下落的过程中可以保持平衡,这样更有利于回收时的控制。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SpaceX之所以在“星舰”起跳试验时在火箭顶端配上一个25吨重的巨大铁块,其最主要目的是抬高火箭重心,保证飞行时的平衡。
星舰首秀是为了验证猛禽发动机的嫌蚂操控性能,但由于发动机的推力太大,它现在还没办法调节推力大小,因此需要用大铁块来减少推进剂的加注,同时增加火箭的重量,使其不至于飞得太高。
因此,让星舰顶个铁块,既省了钱,又保证了试验的安全进行,不失为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火星很远,但不管怎样,马斯克走出了第一步。梦想总是要有的,只要他一直在走,没准真实现了呢?
马斯克公布Starship太空飞船概念图 未来感十足
【手机中国新闻】特斯拉及太空 探索 公司SpaceX首席执行官马斯克(Elon Musk)1月6日在推特上公布了SpaceX的测试设备Starship的概念设计图,银色圆润的外观兄橡很像极了60年代典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的宇宙飞船,非常漂亮,并透露目前Space X正在德克萨斯州Boca Chica的发射基地进行组装。
测试原型是由不锈钢制成,完工后的Starship大约9米宽、55米高,并且和一个66.9米高的助推器组成两级火箭。马斯克希望Starship未来能一次性向火星表面运送100人和150吨货物。
Elon Musk在推文中说真正的Starship和正在组装的测试飞船非常相似,但整体也会适当加长,还会添上窗户。SpaceX计划在今年的3月发射火箭到亚轨道高度,用来测试Starship系统的可行性,据称轨道飞行预计将在2020年完成。
Starship之前称作BRF, 它将是SpaceX公司判敬下一个阶段发展的重点。 公司计划将Starship作为基础的发射模型,逐步取代现有的Falcon和Falcon Heavy火箭。SpaceX公司希望Starship最终代替其他型号火箭。掘尘慎目前来看一切正在按照计划进行着。
特斯拉老板马斯克,SpaceX 星舰从没飞出地球大气层
马斯克公布旗下太空公司 SpaceX「星舰」(Starship)升空计画最近进展,有望在 5 月进行首次轨道飞行。
从没飞出地球大气层!SpaceX「星舰」将进行首次轨道飞行
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我们将在下个月前打造 39 个飞行引擎,接着花一个月的时源逗搜间进行整合,有希望在 5 月进行轨道飞行测试。」
据报导,SpaceX 一直在致力开发星舰,其 400 英尺高、可重复使用,可载人载物,该火箭及其超级重型推进器是由 SpaceX 的「猛禽」(Raptor)系列引擎驱动。
SpaceX 已经用 Starship 原型机完成了多次高空飞行测试,但还从来没有飞出过地球的大气层,因此这也是本次轨道飞行测试的目标。
马斯克:美国航天公司将受益于俄罗斯制裁,SpaceX是大赢家。
目前,SpaceX仍然需要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指握许可。据此前报道,审查已被多次推迟,但该机构发言人透露,评估结果将在3月28日之后公布。
日前有消息称,由于国际 社会 对俄罗斯的制裁,英国卫星网络公司OneWeb取消了与俄罗斯航天局(Roscosmos)的火箭发射合作,转而寻求竞争对手SpaceX帮助将宽带卫星送入太空。
马斯克对这一报道回应称,美国航天公司将从俄罗斯制裁中受益,SpaceX无疑将成为发射市场的大赢家。
马斯克还在推特上雹历表示,SpaceX预计今年的飞船发射计划将占全球的65%,不断增长的需求将使这一数字增加到70%。虽然变化不大,但这个数字不包括星舰。
关于马斯克starship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